1932年(民國21年),國民政府為配合土地改革,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,乃於本校前身之「中央政治學校」設置「地政研究班」,聘任甫從德國學成歸國之蕭錚先生為班主任,專門培養高級土地行政人才,亦為我國地政教育之濫觴。
1933年校務會議決議,將「地政研究班」升級為「地政學院」,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個研究所性質之學院,主在研究土地問題,訓練地政人才,以便中央推行土地政策之需;其下更分為「土地利用門」、「土地分配門」、「土地行政門」、「土地金融門」、「地價門」、「地租門」、「地稅門」等專業研究學門,並設置特殊問題調查、方志研究、地政叢書、地政年鑑等實務工作之研究室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,中央政治學校隨中央政府遷至重慶,調整科系為法政、經濟、外交、新聞、地政五系,並於1939年,停辦地政學院,改設「地政專修科」,但自1940年第八期學員畢業後,又因中日戰爭擴大而停辦;爾後蕭錚博士與多位地政學院畢業校友陳情恢復地政學院招生,直至1943年蔣中正校長決議有關續辦地政學院案,決於中央政治學校設置「地政學系」並停招地政專修科,自此確立本系之名稱。
1947年國立政治大學於南京正式成立,本系隸屬政經學院。1949年徐蚌會戰失利,本系隨政大先後遷往杭州、廣州、重慶、成都等地,部分師生加入國軍,其餘師生則經香港隨國民政府遷臺。1954年政大在臺復校,本系於1963年(民國52年)在臺復系,隸屬於法學院,由黃通先生擔任首位系主任。又因國內土地研究人才之急需,乃於1968年(57學年度),與中國地政研究所合作成立地政研究所,招考碩士班研究生,由蕭錚博士擔任所長,並於1981年增設博士班。
1993年,碩士
85學年度起,配合本校之校務發展,地政學系系所整併合一,地政研究所課程從敦化南路搬回木柵上課,本系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之學務、教務工作合併於政大辦理,但與中國地政研究所仍長期維持互助合作關係。
2000年,學士班除「土地管理組」與「土地資源規劃組」之外,再成立「土地測量與資訊組」,招收大學聯考第二類組學生。「土地管理組」較著重於土地政策與法制、房地產投資與仲介、土地估價與土地金融等土地管理之教學,以培育公民營機構之土地行政、土地法制、土地登記、房地產投資與仲介、土地估價等人才。「土地資源規劃組」則較著重於土地資源之規劃與利用,且特別注重規劃實務的訓練,以便學生能參與高普考都市計畫行政、都市計畫技師等國家考試,以培育公私部門具有地政專長之土地資源規劃與利用人才。「土地測量與資訊組」著重於遙感探測、全球定位系統、地理資訊系統等測量理論與技術,以及資訊科學等與土地管理及規劃相關之教學,並注重實務訓練,期能培育公民營機構具有地政專長之土地測量與土地資訊之人才。
2002年,為滿足地政從業人員在職教育之需求,於91學年度起成立「地政碩士在職專班」,招收在職人員。自2007年,碩士班之入學考試分成「土地與環境規劃組」、「不動產管理與法制組」及「土地測量與空間資訊組」三組招生。同年並增加學士班「個人申請」及「繁星計畫」入學管道,使學系招收對象更為多元化。
2010年,碩士在職專班課程分成土地政策與法制、不動產開發與經營管理、土地與環境規劃及土地測量與空間資訊四大群組。至此,本系之專業分組更臻完善,為結合人文社會與理工科技之學系,於教學上著重於地政專業理論、土地管理、土地資源規劃及土地測量與資訊實務技能,以培養地政學術研究人才,以及公私部門之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、土地登記與土地估價、房地產投資與仲介等人員。